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人生如梦 151次浏览

摘要:东皇太一是《九歌》体系中所祭祀的楚地最高神。“太一”从字面来说,就是“伟大的一”,含有至高无上和万物本原的意义;“东皇”则有不同解说,王逸《楚辞章句》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汉武帝时期主祭最高神“太一”由此演化而来。本篇气氛庄肃而隆重,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本期文章导读】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楚辞这一名称出现于什么时期

楚辞的相关知识和背景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东皇太一是《九歌》体系中所祭祀的楚地最高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音。“太一”从字面来说,就是“伟大的一”,含有至高无上和万物本原的意义;

1、“东皇”则有不同解说,王逸《楚辞章句》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汉武帝时期主祭最高神“太一”由此演化而来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朗诵。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本篇气氛庄肃而隆重,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只在最后写到主神愉快满足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这或许是因为太一身份崇高,不可以巫者扮演。

吉日兮 辰良

穆将愉兮 上皇

抚长剑兮 玉珥

璆锵鸣兮 琳琅

瑶席兮 玉瑱

盍将把兮 琼芳

蕙肴蒸兮 兰藉

奠桂酒兮 椒浆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

扬枹兮 拊鼓

疏缓节兮 安歌

2、陈竽瑟兮 浩倡

灵偃蹇兮 姣服

芳菲菲兮 满堂

五音纷兮 繁会

君欣欣兮 乐康

辰良:即“良辰”,好时光。

穆:恭敬。

愉:通“娱”,使神灵愉悦。

上皇:指东皇太一。“抚长剑”二句:描写祀神时祭主(巫)的服饰。

玉珥:玉制的剑鼻。

璆锵:佩玉碰击的声响。

琳琅:美玉名,在此指各种色彩和形状的美玉。

3、瑶席:装饰华美的供案。

玉瑱:压席所用玉器。

盍:通“合”,聚合;一说为“何不”之意。将把:拿起。

琼芳:香茅,香草名。

“蕙肴蒸”句:用蕙草裹肉而蒸,放在兰草垫子上。蕙肴:用蕙草包裹的祭肉,与“桂酒”相对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翻译。兰:香草名。藉:铺陈祭礼的草垫。

奠:进献。椒浆:花椒浸泡的酒。浆,祭祀用的薄酒。

枹:击鼓槌。拊鼓:轻轻敲鼓。闻一多《楚辞校补》认为此句下漏去一句,故为单句。

疏缓节:疏缓适度的节拍。安歌:旋律舒缓地唱歌。

陈:陈列、列队。竽瑟:皆古乐器。竽,吹奏乐器;瑟,弦乐器。浩倡:倡,通“唱”,放声大唱;一说指其声浩荡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创作艺术。

灵:兼巫、神二义,此处指扮演神的巫者;有以为单指神,即东皇太一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艺术。偃蹇:巫者舞姿优美貌。姣服:华丽的服饰。

“芳菲菲”二句:香气满堂,五音(宫商角徵羽)齐奏。

君:东皇太一。

楚辞这一名称出现于什么时期

1、“楚辞”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

2、《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原文。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3、《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楚辞的相关知识和背景

屈原开创“楚辞”创作,先秦“楚辞”的流传,至汉初的搜集、西汉末刘向最终将辑录成《楚辞》,经历了一段比较漫长的过程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艺术。

屈原由于受霄小的排挤陷害,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

屈原正直的性格,高洁的人格,爱国的行动,反倒都成了罪过。他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风调激楚,是屈原楚辞风格。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较早就流传海外,特别是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儒学—中华文化圈”。至1581年(万历九年),利玛窦来华,东方文明遂远播重洋,《楚辞》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1840年鸦片战争后,欧美世界开始广泛注意《楚辞》。

据粗略统计,17至18世纪由传教士以拉丁文翻译的中国典籍达数百种,其中包括《楚辞》。迄20世纪中,相继出现英、法、德、意、等文字的楚辞,屈原作品全部有西译,其中以《离骚》为最多,甚至同一语种有不止一个译本。[8][62]

浅谈楚辞的产生

①后世曹操四言诗较之于《诗经》,颇有创新。

②⑤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③见施补华《岘佣说诗》。

④如朱熹说《楚辞》,即每首分章。其《楚辞集注·离骚》说开首四句曰:“此章,赋也……”即是一例。

⑥沈德潜《说诗晬语》。

⑦笔者以为《天问》之作早于《离骚》。拙作有《对〈天问〉写作年代的推测》,载《争鸣》82年4期;《离骚作于顷襄八、九年考》,载《复旦学报》82年1期。 ⑧沈德潜《说诗啐语》。

⑨刘熙载《艺概·诗概》。

⑩陈第《屈宋古音义》。

⑾吴景旭《历代诗话》。

⑿《楚辞集注》明李维桢《序》。

好了,关于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真身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相关内容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