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祭祀冬至

研几2023-04-29 03:12469 阅读75 赞

冬至要贺冬?古代人庆贺冬至的传统方式

《岁时杂记》中曰:“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四时纂要》记载了民间冬至日食赤小豆的民间传说,共工氏子,不才,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是日以赤小豆煮粥,厌之。人们在冬至日这天煮红豆...

煮粥祭祀冬至

如今人们煮腊八粥是为了什么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

煮粥祭祀冬至

腊八家家煮粥多!为何这个节日要喝腊八粥?

节日虽然相同,但因为地区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地方所熬煮的腊八粥由于食材不同,熬煮出来的粥也会是不一样的。在古印度,他们喝腊八粥是以忆苦为目的,熬煮的粥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粗糙,但传入到中国以后,由于地域习俗的...

煮粥祭祀冬至

2019腊八节施粥有什么意义 2019腊八节施粥的由来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

南方的冬至有什么习俗?

1、煮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

冬至节这天有什么传统习俗?

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

冬至的习俗是什么意思?

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

冬至有什么习俗?

一、拜天祭祖:从周代起,冬至这一天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祭祖,即便是最贫穷的人家,都会拿出平时的积蓄来添置新衣,准备祭祀用品。二、传统饮食:冬至各地...

冬至习俗吃什么?

饺子。饺子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逢年过节必吃饺子。冬至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有“交子”的寓意,在古代时期,冬至节相当于春节。

冬至民俗

我国冬至日最普遍的两大习俗就是: 1、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一般包括当地最特色的冬至食材,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 2、 祭祀活动。许多家庭会在这一天或前一天去上坟,不方便回老家的也会在家里,做一个小供桌...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