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师公做法事

研几2023-09-23 22:48345 阅读100 赞

广西三月三节日风俗有哪些

广西三月三节日风俗:1、摆祭坛做法事:在祖神庙里摆祭坛,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2、抬祖神“娅浦”巡游:用彩轿拾出“娅浦。

广西柳州师公做法事

广西有名的戏曲剧种是什么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名的戏曲曲种:桂剧。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 。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

广西柳州师公做法事

三月三的由来和风俗

风俗:摆祭坛做法事,在祖神庙里摆祭坛,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师公在祭祀前,首先设神坛或灵堂,点燃香烛。三月三的文化特征:壮。

广西柳州师公做法事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2014年1月13日,壮族三月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西的法定假日。三月三的习俗介绍:1、摆祭坛做法事 在祖神庙里摆祭坛, 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

广西传说典故:魅力“师公舞”

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

壮族的多元文化的璀璨一脉:壮族的“师公戏”是怎样的?

装师公的人,戴假面具,边跳边舞,以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的宗教内容。因为师公在祭神驱鬼时常喃喃歌舞,它没有道白,一唱到底,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语或宗教故事等,边歌边舞,多跳壮族民间神“莫一。

壮族的歌圩节的来历

壮族三月三主要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戏、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在祖神庙里摆祭坛, 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祭祀祖神“娅浦”,祭坛四周高挂各村寨送来的幡旗。师公。

师公戏是怎样发展的?

师公戏是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也称木脸戏。最初剧目的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有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除广西外,安徽、陕西。

壮族三月三的活动

壮族三月三的活动 广西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戏、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摆祭坛做法事,供猪、牛、羊三牲和彩色糯米饭,请师公班和道公班来做法事。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